布店伙计老张,46年坚守杭州良渚老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金良瓶

推开张家百年老宅斑驳的木门,晨露未晞的青石板路上,总能看见一个清瘦身影。

两分钟的步行距离,张力洪走了整整46年,这条从家到良渚老街老布店的路,早已镌刻进他生命的年轮。

张力洪和张家百年老宅 记者 施雯 摄

布店的前身由余杭供销社经营,1991年的改制浪潮中,年轻店员张力洪接过命运的接力棒,将这家承载岁月温度的老店经营成老街永不褪色的风景。

隔壁施昕更纪念馆的白墙黛瓦,无声诉说着良渚文化的千年底蕴,而隔壁提供加工服务的老布店,往来皆是老者,也见证着老一辈对生活的坚守。

凌晨5点卖布,长期不吃早饭落下胃病

1978年,19岁的张力洪带着满纸墨香奔赴高考考场。命运却与他开了个玩笑,一分之差让大学梦碎。

次年,余杭县招工考试的消息传来,供销社与银行的岗位吸引了五六百人竞逐。埋头复读的张力洪放下书本,凭借扎实功底脱颖而出,考取了前两名的好成绩。按照考分排名,他被优先分配到了当时待遇更好的单位——余杭供销社工作。

店内各种布料琳琅满目 记者 施雯 摄

张力洪父亲也是供销社职工,父子俩都在老街上班,儿子在布店,爸爸在百货店。头三年在店里当学徒,张力洪每月工资只有21元。

比起之前,现在的布店可以早晨8点再开门。早些年,良渚尚是炊烟袅袅的村落时,布店的清晨总比日出更早。

夏天农忙早,店里清晨5点就要开门,因为附近村庄的农民天没亮就到老街来买菜,会顺便到布店买点面料,回家做衣服。凌晨刚开门那会儿,店门口来买布的队伍排得老长,大家早饭顾不上吃就忙开了。

柜台后面的货架上,花布有几十个品种,缎面也有几十种。

记者 施雯 摄

蓝白灰三色的料子,是用来做裤子和衬衣的,4毛多一尺价钱最实惠,做上衣和裤子要6尺多。最流行的面料的确良,要1元/尺,那个年代做一套的确良衬衣裤子,走在街上绝对是最靓的仔。

青年装是用5毛多一尺的纯棉纱卡面料,如果要更牢固的涤卡,就得2.5元一尺。那个年代,牛仔布已经出现在街头巷尾,不过当时的名字叫劳动布,因为耐火耐磨的特性,大多拿来做工装。

冬天用的棉被棉袄,棉花是隔壁杂货店卖的,更高档的丝绵才在布店销售。做棉袄用的布料是真丝织锦缎,贵的要六七元一尺。

入秋以后,男士做正装、中山装用的是呢绒面料,最贵的是全毛华达昵,要十二三元一尺。至于化纤、人造丝那都是后来的新鲜事物。

老店改制,从伙计到老板的坚守不易

在那个布票金贵的年代,穿梭布店的铁丝“嗖嗖”作响,传送着开单、夹票的忙碌。

农家姑娘的嫁妆布票,更是凝结着父母半生的心血。

张力洪与同事们常常忙到日上三竿,在饥肠辘辘中落下了胃病,却也在布料翻飞间,编织着生活的希望。

三年学徒期满,张力洪工资涨到每月24元,这一拿又是好多年,这些布料在他眼里,一直都是消费不起的奢侈品。

布店伙计小张变老张 记者 施雯 摄

当年父亲的工资,其实没比张力洪高多少,论收入父子俩加起来,在也没有妈妈一个人高。

张力洪的妈妈,是附近农村技术最好的裁缝。家里一台蝴蝶牌缝纫机天天“哒哒哒”,妈妈每天能挣到2块多工钱,收入是儿子的3倍。

1987年张力洪结婚,对象是在电视机厂工作的高中同学,工作多年他每月攒下5元钱,但结婚要准备的10套织锦缎七彩被面,他还是没舍得在工作的布店买。“一个被面要50多块钱,为了省点钱,我托人到处打听,后来是去厂家买的货,那样能便宜好几块。”

下午5点,准备收工回家的老张 记者 施雯 摄

1991年布店改制,张力洪盘下店里5万元库存,没有了供销社的招牌,在原址旧店重开,就叫良渚老布店。

自己当老板以后,张力洪每天坐着13路公交车去杭州进货,从清河坊批发部和南宋御街背回几匹布在店里销售,生意最好的一年能做30多万元营收。

停在店门口的三卡 记者 施雯 摄

1993年之后,听说绍兴柯桥那边市场进货价格更便宜,张力洪就花钱叫辆三卡每周去进货,因为这样一次能多装几包布,少跑两趟路。一直到2003年,他才攒钱买下一辆面包车,自己开车去进货。

岁月流转,老街的青石板路换成了柏油马路,农田变身高楼大厦。但老邻居们依然习惯来店里挑丝绵做冬被。新人结婚时,红绿被面四个角的结,系着亘古不变的祝福。

良渚结婚必备的特色红绿被面 记者 施雯

2021年,60岁的张力洪到了退休年纪,尽管如今门庭不再若往昔喧闹,他仍守着这方小小的天地。斑驳的柜台、褪色的价签,每一寸角落都珍藏着青春记忆,那些与布料相伴的时光,早已编织成他生命中最珍贵的锦缎。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布店伙计老张,46年坚守杭州良渚老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金良瓶推开张家百年老宅斑驳的木门,晨露未晞的青石板路上,总能看见一个清瘦身影。两分钟的步行距离,张力洪走了整整46年,这条从家到良渚老街老布店的路,早已镌刻进他生命的年轮。张力洪和张家百年老宅 记者 施雯 摄布店的前身由余杭供销社经营,1991年的改制浪潮中,年轻店

    2025-04-24 17:33:00
    0
  • 特朗普考虑下调超一半关税?外交部表态

    4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NHK记者提问,关于关税的问题,《华尔街日报》表示,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下调幅度或超过一半,这取决于中国什么时候会降低关税。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 资料图。图源:外交部网站郭嘉昆表示,刚才已经介绍了中方的有关立场。我想再次强调,这场关税战是美

    2025-04-24 16:44:00
    0
  • 强信心 看发展丨武威古浪也有欢乐谷 这个“五一”长假欢迎您打卡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刘姗武威古浪也有欢乐谷,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依然是武威周边群众的欢乐源泉。4月23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强信心 看发展—2025年经济工作专题报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古浪欢乐谷,看古浪县有效利用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全新尝试。古浪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组

    2025-04-24 10:52:00
    0
  • 获扶持资金200万元!

    近日,自治区供销社下达2025年保供型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批复,东乌珠穆沁旗供销社开放办社企业吉祥草原公司申报的3000吨冷库仓储库改造提升项目通过区社审核,获得自治区财政厅专项扶持资金200万元。东乌旗吉祥草原食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具备日单班屠宰、分割牛

    2025-04-24 10:45:00
    0
  • 多家A股上市银行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

    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经营“成绩单”正相继披露。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9家银行披露了一季度报告、业绩快报或主要经营情况。从披露数据来看,不少银行在一季度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从资产端表现来看,已披露数据的上市银行一季度信贷投放保持稳健扩张态势。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对记者表示,一季

    2025-04-24 06:4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