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老人丨章子和的诗词艺术

一处己能让,凡名誉、地位、利益,与人相涉,退避不争。二处人无忌,于他人多思优长,隐其短失,口颂笔赞。三处事不苟,凭劳动以换生活,任事负责,治学严谨。

——王燕玉

我国唐代后期,产生了“词”这种文学体裁。它是由句式整齐、字数相等的诗演变出来的,因而,又叫“诗余”。它的句法参差不齐,字数多寡不等,又被称为“长短句”。经过五代发展,到了北宋,词便成熟盛行,写作技巧日益讲究。同写诗相比,下字、选词、傅色、调音,及表现的情味意境,都有不同之处。

贵州有清一代,见于著录的文学家、诗人478人。虽人数不少,但造诣较高的则不多。词家27人,显得就更少,但能具全国水平的却也有人,如江闿、陈钟祥、黎庶蕃、张鸿绩、刘藻、邓潜等,作品比较成熟。其中,章子和文学造诣很高,作品优秀,特别是并擅诗、词,艺术精深,值得介绍吸取。

章永康,字子和,别号瑟庐,清大定(今大方)县人。自小读书十分勤恳,经、史、子、集,博通精贯,文章、诗、词都写得好,又能书写篆、隶,雕刻金石,在当时文人中,可谓全才。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选上拔贡。咸丰元年(1851年),中了举人。第二年,接着考取进士;第三年,分配为翰林院庶吉士,少年得志,名声远播。不久,改官内阁中书,随后升侍读。那时,清王朝政治腐败,内忧外患。章子和久居京城,与名流往还,悲歌慷慨,胸怀抑郁,曾邀张之洞赋古乐府《行路难》十馀章,隐议时事。另一友人吴承修读后叹道:“子和肝胆皆芬也。”咸丰十年(1860年),章子和请假南下江西弋阳县省兄,其兄永孚在该县做知县。然后,他回原籍住了几年,碰上起义,各县动乱,大定县城也很紧张。后得清廷调作候补知府谕示,正准备启行时,恰遇黄号军突然攻城。于同治三年(1864年)大定城破,章子和在混乱中被杀,时年33岁。

据记载,章子和的著作不少,有《瑟庐文集》十六卷,《瘦梅书屋诗存》二十四卷,《海粟楼诗稿》十二卷,《絮红吟馆词》四卷,《影雪词》六卷,《雁影盦词》二十卷,《宝瑟山房四六》四卷,《瑟庐尺牍》四卷,《幼存馆课诗赋稿》八卷,因经兵火,都已散失。之后,遵义黎庶昌看重他才藻绵丽,冠绝当时,有屈原的遗风,打算搜集刊印他的作品。得洪汝奎转交吴承修所存诗四十馀首,词数阕,带在身边。光绪元年(1875年),还未编定录出副本,又被火烧去了半,只好暂罢。随后,黎氏任川东道时,继续搜得一些章氏的作品,曾经梓行。1933年,务川人聂树楷在《黔南丛书》中写了一段文字,说安顺杨覃生于贵阳荒市买获《海粟楼诗》抄本二册后附词,较黎氏所刻多百馀首。后由安顺周人吉分体重抄,为诗二卷、词一卷,聂氏为之校印。1936年,周人吉又在《黔南丛书》中记写,说作者曾孙章惠民清理旧物,检得词抄本一册,带至贵阳给周,周即抄录付印,较前所搜多七十馀阕。现今能见到的章氏作品,就是《黔南丛书》第三集里的《瑟庐诗草》三卷,凡诗四百五十三首;第四集里的《海粟楼词》一卷,凡词百阕。

就写诗言,章子和才气超迈,功力练达,现存诗中毫无庸俗滞碍语句。前人评他似唐代温、李,而章子和写诗的确已到这个高度,不过在体制上却未平衡,七言律诗最优,五律、古体稍差,绝句则较薄弱。其诗风调,既婉丽,又俊逸。这种凝和,历代诗人里面找不出几个,李商隐之外,只有吴梅村、黄仲则相类。下面举几首为例:

水亦空灵石亦项,绮怀难并壮怀删。
苍茫足底波千尺,突兀胸中厦万间。
写遍新吟杂歌哭,醒余生梦得萧闲。
不堪更话黔中事,铁雨金风满故山。

——《近作感怀》之第二

红豆乡园思不禁,闲庭叉手独行吟。
雁行结字浮云杏,虫语缫丝夜雨深。
未死香心还缱绻,久埋剑气亦销沉。
秖须静和桐君语,拂拂风涛指上音。

——《感怀四章》之第一

章子和的词瑰丽、婉曲,亦自有其艺术特色。如:

七盘高处,看芙蓉千仞,凌空如削。耿耿谁将双剑倚?疑是巨灵曾擘。片石危撑,悬崖中断,一线天疑裂。濛濛溪雾,哀猿啼出林隙。秖愁窟底蛟龙,波涛咫尺,雷雨鸣金铁!隔树呼伥风正怒,吹冷一鞭秋色。秦蜀遥分,河山终古,斜日茫茫白。今宵月冷,又听何处羌笛?

——《百字令·七盘关》

泬寥千里沉阴恒,云客晚来催暝。低处才凝,愁边又聚,不放斜阳红冷。山眉翠损。正幽恨缄时,墙铃敲醒。苍莽孤城,遥天如墨暮潮紧。危栏独倚时候,酿长空雪意,轻重无定。大漠雕盘,枯林鸦缩,点缀米家图本。波光浓映。正江树冥濛,飞鸿遥认。误说归人,片帆天外影。

——《台城路寒云》

王燕玉(1923-2000年),贵州遵义县人。1949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先后在遵义豫章中学、遵义第四中学、贵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任教。1973年调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任历史文选教研室、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1981年评为副教授,1988评为教授。王燕玉先生的研究领域涉及贵州古、近代史,贵州方志及中国文学史,中国古籍文献等领域,出版了《贵州史专题考》《中国文献综说》等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专题文章。参与编撰《贵州古代史》《贵州近代史》。

(来源: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相关文章

  • 贵州文化老人丨章子和的诗词艺术

    一处己能让,凡名誉、地位、利益,与人相涉,退避不争。二处人无忌,于他人多思优长,隐其短失,口颂笔赞。三处事不苟,凭劳动以换生活,任事负责,治学严谨。——王燕玉我国唐代后期,产生了“词”这种文学体裁。它是由句式整齐、字数相等的诗演变出来的,因而,又叫“诗余”。它的句法参差不齐,字数多寡不等,又被称为“

    2025-04-15 10:09:00
    0
  • 未来3天贵阳贵安气温继续上升

    4月13日,记者从贵阳市气象台获悉,未来3天贵阳贵安气温继续上升、湿度低,后天午后还会出现偏南大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公众请不要在野外用火,避免山火的发生。今天午后1点,贵阳市8个国家级气象站除开阳外,其他站点气温已升至20℃以上,相比昨天同一时间普遍回升10℃以上,在阳光的加热下,空气相对湿度

    2025-04-13 14:16:00
    0
  • 2000吨东北一级玉米顺利抵达遵义余庆沙湾码头

    近日,余庆县沙湾码头迎来首批2000吨东北一级玉米。这批优质粮食将在此完成卸船、仓储等流程后,运往周边粮食加工企业及市场,为区域粮食供应提供坚实保障。在沙湾码头作业区,集装箱吊臂正精准抓取装满玉米的集装箱,向储存罐区吊运。随着箱门开启,金黄饱满的玉米粒通过管道倾泻入罐,等待着再次启程,奔赴市场。“这

    2025-04-10 20:22:00
    0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学习教育有力有序开展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贵州迅速行动、跟进落实,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

    2025-04-01 09:5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