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为何能激活新质生产力?听听三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声音

一段时间以来,杭州科创“六小龙”因其在“黑科技”和前沿科技领域的突出表现备受关注,关于“六小龙”如何迅速崛起的讨论不绝于耳。细细品味,除了六家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自我突破,这与杭州“润物细无声”的优质营商环境同样有着很直接的关联。

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之需,也是我国深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何持续破题,用一点一滴的实绩为各类经营主体培育更好的发展沃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对此,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伍爱群,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
图片

△皮剑龙

图片

△伍爱群

图片

△江浩然

深化改革释放红利 营商环境质效持续跃升

记者:近年来,国家紧扣经营主体关心关切,整体优化、多措并举,增强政策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您认为目前取得了哪些改革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伍爱群: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制度改革深化推动系统性重构,营商环境从单一招商政策优惠转向企业生态系统综合建设,政府职能从聚焦招商引资转向全链条服务,行政效能大幅提升‌。二、以服务理念升级强化软环境建设,在保障基础设施基础上,形成以社会、文化、制度等为要素的综合企业服务生态,数字化服务加速普及‌,企业办事效率显著提高‌。三、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18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外资吸引力保持高位;国际化标准对接加速,上海、天津等城市形成地方实践样板‌。‌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2024年全国新设企业同比增长12%,民营企业占比超90%‌,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实现突破性增长‌,企业主体数量与创新动能显著增强。
皮剑龙:首先,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速;“放管服”改革深化,政务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减税降费成效显著。其次,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完善,取消调整多个罚款事项,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法规体系得以优化;发布多部反垄断配套规章,反垄断与破产制度得以健全。再者,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部署超3400项改革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
江浩然:作为企业家,我能深刻感受到当下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通过深化减税降费、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开展专项整治、扩大开放领域、创新监管模式等举措,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惠企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制度性交易成本显著降低,使得我们企业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实现质的提升。
记者:在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各地已经全力开跑,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平台,比如“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您认为,全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实践样板?
皮剑龙:“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是杭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直接成果,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政策支持和服务升级,为经营主体创造“低成本、高效率、强保障”的发展环境。可以看到,杭州采用“证照分离”全覆盖、“互联网﹢监管”等模式简政放权;通过提供税收优惠与融资支持、推动建设“企业-高校-政府”协同创新网络的方式,精准赋能新兴产业;其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共享等模式,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效率。
除此之外,深圳制度型开放与科技创新双驱动模式值得借鉴,如前海蛇口片区试点跨境金融、数据流动等国际规则对接,为企业提供国际化营商场景。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等事项实现“AI智能秒批”;上海“单一窗口”“直装直提”等通关便利化举措与建立外资企业投诉中心的服务精细化做法,也值得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湾区通”工程,进一步破除要素分割。这些经验与做法,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更优环境支撑。
伍爱群:杭州实施“政府定位精准化”模式,以“店小二”角色服务企业,需求一窗受理、发展一帮到底,强化政策兑现力,提升企业信任度;尤其通过“法治化﹢数字化”融合模式,形成智能政务图谱,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执法透明度和服务效率。
值得借鉴的还有,苏州实施“产业链招商”策略,围绕新型主导产业,打造“十个一”工作机制,形成集群化发展效应‌;成都实施“人才政策定制化”,针对电子信息等领域推出“蓉漂计划”,吸引青年创新团队‌。

破解难题激发潜力 厚植企业高质量发展沃土

记者:可以看到,我国的营商环境已经形成创新完整的逻辑链条。您认为,优质营商环境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当前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存在哪些结构性短板?
皮剑龙:好的营商环境应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的法治保障、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包容创新的制度设计等。但目前公平竞争机制待完善,隐性壁垒未根除,市场准入过程中仍存在地方保护、信贷歧视等问题;法治化建设仍存薄弱环节,系统协调性不足且地方性法规与中央政策偶有冲突;数字化治理水平不均衡,政务平台存在“信息孤岛”;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中西部地区外资占比虽提升,但政务服务效能、基础设施配套仍落后于东部;制度型开放深度不足,外资服务精细化不够。
伍爱群:好的营商环境应具备‌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法治化的制度保障、‌高效的政务服务、‌创新友好的产业生态等特征。当前存在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落实存在落差,部分地区仍存所有制歧视或选择性执行政策;二是‌资源分配机制待完善,科技创新资源向大型国企倾斜,中小企业在技术转化、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不足‌;三是‌体制机制障碍仍存,跨区域要素流动受限,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记者:结合当前短板,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才能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皮剑龙:一要强化公平竞争,破除隐性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二要健全法治保障,提升执法效能,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法立法,整合分散法规,增强系统性;三要深化技术赋能,运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政务服务;四要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在自贸试验区试点对接CPTPP等国际规则,优化外资企业服务;五要构建科学统一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纳入政府考核,公开评价结果,倒逼各地区对标先进、补齐短板。
伍爱群: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放管服”改革纵深发展,建立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扩大民营资本准入领域‌;要‌强化法治保障,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配套法规,严格规范政府执法行为‌;要‌优化创新支持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研发补贴力度,构建产学研协同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提升区域协同水平,推动经济大省在改革试点、开放合作中发挥示范作用‌。
江浩然:我建议,政策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执行考核与监督机制,严格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创新并优化融资服务模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行业应建立标准规范,避免产生恶性“内卷型”竞争,引导产业升级,促进形成良性生态;企业应聚焦创新与质量,打造差异化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

者:孙琳

文字编辑:孙琳

新媒体编辑:石伟强

审核:李木元

相关文章

  • 新晃:巡察“小切口”助推营商环境“大优化”

    红网时刻新闻4月15日讯(通讯员 郭湘楠)“没想到时隔两年还能收到这笔退费,巡察组真是实实在在为企业解难!”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男家电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按照新晃县委统一部署,2025年3月5日,十三届县委第十二轮对县总工会党组开展常规巡察,县委第三巡察组以“小问题”撬动“大整改”,从一纸政策落实的“

    2025-04-15 18:31:00
    0
  • 1600多家宁波企业“拓路”广交会:“信心不能动摇”的响亮回答

    第137届广交会开幕。视频截图今天,第137届广交会如期开幕。宁波交易团展位数稳中有升保持4000个以上,参展企业超1600家,参展人数突破2万人次。广交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外贸人维系老客户、结识新朋友的重要平台,更是中国企业向世界展示制造实力的舞台。今年的广交会,是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

    2025-04-15 17:36:00
    0
  • 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央行等四部门重磅发布

    记者今天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实现统计对象和业务的全覆盖,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支持。《制度》规定的统计对象全面覆盖银行业、证

    2025-04-15 16:20:00
    0
  • 山西北京大学部分校友赴浙江研学交流,共谋发展新篇

    为进一步加强校友间交流合作,提升校友会平台服务能力,同时深入了解并助力地方文化与经济建设。近日,山西北京大学校友会组织部分在晋常务理事和校友企业家,应青鸟集团CEO范一民先生的邀请,赴浙江省进行了研学考察交流活动。此次活动不仅走访了北大人在湖州的民宿及民间博物馆、杭州灵隐寺、西溪湿地等具有代表性的文

    2025-04-15 14:57:00
    0
  • 优化营商环境为何能激活新质生产力?听听三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声音

    一段时间以来,杭州科创“六小龙”因其在“黑科技”和前沿科技领域的突出表现备受关注,关于“六小龙”如何迅速崛起的讨论不绝于耳。细细品味,除了六家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自我突破,这与杭州“润物细无声”的优质营商环境同样有着很直接的关联。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之需,也是我国深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近年

    2025-04-15 14:3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