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带着小朋友一起在长卷上涂鸦、将写有愿望的纸飞机投进篮内……4月2日下午,在北京工业大学五人制足球场上,一场特殊的游戏活动展开,参与者是大学生和孤独症儿童们。当日,正逢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北工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爱心语润康复中心开展“让爱来,让碍走”共建活动,让孤独症儿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接触社会,通过关爱行动,促进孤独症群体发展。

北工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带领“星娃”签到。 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摄
“星星的孩子”和大学生共同游戏
当天中午,参加此次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便赶到现场,铺设活动点位,迎接孤独症小朋友。现场,北京爱心语润康复中心老师王朗告诉记者,该中心是一所为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多种特殊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的康复机构,参与此次活动的16名孩子均是在该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孩子,年龄从7岁到22岁不等。
“孤独症儿童在沟通、社交、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短板,因为很难沟通,他们在融合教育时听不懂老师的课,也不懂班内规则,所以会出现突然大叫等干扰上课的情况,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活动让他们能够和社会融合。”王朗介绍,中心每个月都会带孩子们有一次外出,比如逛公园、博物馆等,在孤独症日和高校组织了这场活动,让孩子们到大学校园里接触青年大学生,锻炼社会适应能力。
来自北工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二十余名学生志愿者全程陪伴特殊儿童完成星星公益跑、制作黏土星星挂饰,绘制爱心贺卡等游戏,活动的最后,儿童向志愿者赠送黏土星星挂饰,志愿者回赠手写祝福卡。

小朋友和大朋友共同涂鸦画卷。 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一直在。”在老师的鼓励下,努力尝试了三次,“星娃”小米(化名)终于读出了纸条上的一句话,在下一个游戏点位,小米在老师和志愿者的配合下,抛掷并抓取一个个塑料袋。这些看似容易的任务,对他来说其实很困难,每完成一个游戏,志愿者们都给予他很大的鼓励。“太难了。”一旁的“星娃”憨笑道。给画涂颜色的环节对他们而言相对顺手很多,一名“星娃”还主动跟身旁大学生说,“这颗星星应该涂黄色”。
大学生们利用专业所长帮助特殊儿童群体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正艳介绍,今年孤独症日的主题是“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学院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包容力,对特殊群体的理解力,并增加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体验。“我们努力让青年学生们了解社会中特殊群体的多样性,因为大学生们是社会的未来,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可以为他们种下包容、接纳、理解的种子,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赵正艳说道。

游戏通关可以获得星星贴纸。 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摄
“我发现他们每个人对画的理解都不一样,一起涂鸦时,他们会把各种颜色涂在树上,没有固定思维,随意发挥,很可爱。”环境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龙佳均说道。这已经是她第六次参与和孤独症儿童的互动活动,前几次她和志愿者同学们都走进了康复中心,除了一起游戏,该学院的志愿者们还利用自己所学,帮助孩子们修理空调、测环境噪音等。
“孤独症群体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今天我们选择以校园共建的形式携手行动,不仅是呼吁社会关注特殊儿童群体,更是希望搭建一座桥梁,让他们走进校园,给予他们爱与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涛表示,学院希望学生们也要用专业力量践行社会责任,依托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等学科优势,参与到康复中心环境优化、自然疗愈空间打造等实践项目,用科技护航爱心,以同理心传递温暖,未来学院还将和康复中心在志愿实践领域加强合作,让高校的育人使命与社会公益事业同频共振。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