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4月14日讯(通讯员 吴雪姣)4月8日至10日,平江县汉昌学校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公开课展示活动,聚焦“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以课堂实践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径。13位教师登台展示,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体育、道德与法治等多个学科,呈现了一场教学创新的盛宴。
“为什么余数总是比除数小?”在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课堂上,老师潘鸥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自主发现规律。这种以问题驱动、实践探究的方式,正是学校倡导的“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的生动体现。
语文组同样亮点纷呈。老师欧阳丹丹执教的六年级《书少年心愿》综合性学习单元,打破单篇教学局限,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围绕“成长心愿”展开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创作诗歌,还通过演讲、手抄报等形式表达思考,语言运用、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得到自然渗透。
“这位同学的实验记录单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三级水平!”在三年级科学《结冰与融化》课上,老师陈虎恩运用“素养评价量表”,实时反馈学生的观察与推理能力。这种嵌入式评价,让学习目标清晰可见。
英语教师谢伟在《At the farm》一课中,将听力、对话、表演等环节分别对应“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等维度,并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让评价贯穿课堂始终。“学生不仅学得明白,还能精准定位自己的提升点。”谢伟说。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展示中,老师吴雪姣执教的《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令人印象深刻。课堂以“家乡推介会”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家乡位置我来找、家乡信息我来猜、家乡特色我来说等生动环节,引导学生多角度感受家乡魅力。学生们化身“小导游”,用童趣语言介绍家乡特色,在互动中深化了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解。吴雪姣巧妙嵌入过程性评价,通过星级评价即时反馈,让素养培育在乡情浸润中自然发生。
据悉,活动筹备期间,该校各教研组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开展多轮磨课研讨。语文教研组组长余意介绍道:“我们采用逆向教学设计思路,以单元目标为导向,确保每节课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课后研讨环节,学校组织开展了专题评课活动,听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评价有效性”等维度进行深入交流,累计形成评课记录60余份。
汉昌学校教学副校长胡荣表示:“教师专业发展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要让教研活动真正赋能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育人方式的根本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