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DeepSeek,福州如何发展AI自主生态?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如火如荼

有了DeepSeek 福州如何发展AI自主生态

当DeepSeek掀起AI浪潮时,福州正以另一种姿态诠释人工智能的“福州答案”——筑根基、谋应用。从锚定“数字应用第一城”到设置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再到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如火如荼,福州用“智赋百景”的实践,编织出一张从算力基建到行业落地的自主AI生态网。

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人形机器人与现场观众互动(资料图)。

以赛为媒:锻造自主算力生态

“AI大模型若不能扎根行业,终将是空中楼阁。”一名参赛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AI发展的核心命题。尽管DeepSeek通过技术优化缓解了算力焦虑,但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专家指出:“绝对算力需求仍在膨胀,自主可控才是长远之策。”

福州的选择清晰而坚定——以赛为媒,锻造自主算力生态。

由数字福州集团权属企业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协办的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致力于推动国产AI技术的多元化应用与行业实践,抓住了自主创新算力与自主创新赛题的“经纬线”。

本届大赛中,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参赛者提供国产算力支持及算力券奖励,昇腾社区则配套开发工具包与学习资源,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链赋能。大赛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关立文评价:“这既降低了中小团队的创新门槛,更让国产技术基因在实战中生长。”

赛题为引:缝合AI与千行万业

行业需求碎片化、复合型人才短缺、国产技术应用验证难……这些横亘在AI落地前的沟壑,被福州转化为赛题的“磨刀石”。

如何牵引AI人才聚焦于行业智能化创新?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以自主创新赛题为线,串联起了千行万业的AI需求。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设立高校与企业双赛题,覆盖农业、医疗、海洋等六大场景,要求作品必须基于国产软硬件平台开发。

大赛专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中心人工智能室主任徐洋透露,由于不同行业对AI的需求差异大,这对国产生态的灵活性和适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自主创新赛题,基于国产软硬件展开竞技,有望倒逼出超越传统技术路线的创新解,为产业生态建设注入动能。

其中,高校自主创新赛题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基于国产化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面向现代农业、医疗健康、工业制造、文化旅游、智慧海洋等场景,征集具有技术创新性、应用完整性、可落地执行的AI作品方案。

企业自主创新赛题,则分为行业大模型与算法组、行业创新应用组、行业解决方案组,都基于国产化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以不同层次的创新作为切入点,满足AI进入行业的碎片化、复杂性、多元化需求,打造适配千行万业的智能化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还组建了投资评审团,由知名风投机构、产业投资人和行业专家共同组成。

在决赛时,AI作品产出并上线之后,会由专业投资评审团为优秀项目提供专业点评和建议,为具有商业潜力的创新方案提供资金支持、市场对接和产业化落地服务,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商业化落地。

相关专家表示,从自主创新算力供给,到自主创新赛题的牵引,再到商业落地转化,这场大赛和当地AI自主生态所给予参赛者的是全链条支持。而这背后,是福州在AI自主生态补全和AI全产业链建设上的久久为功。

赛事启示:福州AI生态显实效

赛事的深意,不止于竞技。大赛组委会引入风投机构组成评审团,为优秀项目提供资金与产业化支持,搭建“技术—资本—产业”闭环。这种“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模式,正让福州AI生态显现实效。

“自主生态不是替代,而是共生。”有关专家强调,通过“算力+赛题+资本”的三维赋能,福州既培育国产技术人才,也推动传统产业与AI深度融合。

当一些城市仍在算力竞赛中追逐规模时,福州给出了差异化答案——以应用反哺技术,以生态滋养创新。这里的AI发展逻辑,恰似闽江穿城而过:既有奔涌向前的算力“水流”,也有承载百业的场景“河床”,更离不开政策、资本、人才共建的“堤坝”。

近日,与AI有关的好消息不断从福州传出:今年数字峰会期间还将打造更多数字体验和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迎宾互动、机器狗编队快闪等众多与AI相关的场景将亮相峰会;越来越多的数字体验应用场景在榕城搭建并供市民体验;福州大学自主部署的基于DeepSeek-R1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支持平台近日上线,打造了一系列校园智能体;榕企星网锐捷发布DeepSeek企业私有算力一体机,以强大的AI能力,赋能千行万业智能化转型……(记者 梁凯鸿/文 陈暖/摄)

相关文章

  • “大道同工——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来源:环球网 2025年3月31日下午,由国家大剧院、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大道同工——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隆重开幕。展览聚合了当代中国工笔画领域学术探索、创作创新上有突出成绩的七位著名画家陈孟昕、贾广健、刘万鸣、卢禹舜、莫晓松、唐勇力、王颖生(按姓氏拼音排序)的代表性作品近

    2025-04-03 12:14:00
    0
  • 3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0.8%,连续五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4月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3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以及3月中国仓储指数。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主要分项指数全面上升,部分行业物流需求回升势头较好。其中,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邮政快递业回升幅度较大。在需求普遍回升的带动下,物流业景气水平明

    2025-04-03 10:05:00
    0
  • 19位院士专家:AI +优势产业,湖南大有可为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周顺4月2日,“湘智兴湘”院士专家恳谈会在长沙举行,19位院士专家受邀参加。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成为恳谈会讨论的重点。湖南发展相关产业的落点在哪里?有何具体的操作路径?与会院士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科研成果,为湖南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建言献策。依靠机器人,做人做

    2025-04-02 23:32:00
    0
  • 技能点亮乡村振兴之路,这15位云南师生将在上海实现烘焙梦想

    4月2日,由乐斯福中国与上海喜中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燕子青焙师计划”开营仪式在乐斯福中国总部启幕。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徐汇区政府合作交流办、上海援滇工作组及两地职校代表、社会组织代表等与14名来自云南元阳县的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公益项目扬帆起航。自2021年启动以来,“燕子青焙师计划

    2025-04-02 21:32:00
    0
  • 你耳熟能详的IP,很可能是广东造!广东数字创意产业有多强

    “信心有数”栏目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信心有数”栏目,用数据记录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奋进之路,用数据描绘万马奔腾共创美好的活力之路,用数据书写每一个你我昂扬向上的信心之路。千里之行,系于你我;心中有数,广东可期。3月28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大会指出,

    2025-04-02 20:17: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