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要先控制“心率”?若心跳不低于这个范围,不用过于担心

健康,是咱老百姓生活的基石,可高血压这个 “隐形杀手”,却在不知不觉中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根据详实可靠的数据统计,从 1990 年至 2019 年,我国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像坐了火箭,蹿升了 10%,在全球增幅最大的 10 个国家里,稳稳占据第五的位置。而咱中国女性这边,虽说在 2019 年高血压患病率最低的 10 个国家中排第 9,可患病率也不容小觑,高达 24%。这意味着,每 4 个 30 到 79 岁的成年女性里,就有一位被高血压缠上。

再瞧瞧这数据,高血压与全球每年超 860 万人的死亡紧密相连,简直就是中风、肾脏疾病、缺血心脏病及部分心血管疾病的 “罪魁祸首”。要是能把个人血压水平牢牢掌控,中风风险能降低 30% 到 40%,心衰减少一半,心梗问题也能减少约 25%。这些数字,无不警示着我们,高血压对公众健康的威胁,绝不可轻视。

血压缘何升高?

血压,简单讲,就是血液在血管中奔腾时,给血管壁施加的压力。正常状态下,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血液黏稠度、血管弹性等多因素协同合作,维持着血压稳定。但有些时候,血压会突然 “失控” 升高,原因如下:

生理因素

当你酣畅淋漓地剧烈运动后,或是情绪激动到不行,又或是精神高度紧绷,此时心脏像鼓足干劲的发动机,收缩力变强,血管也跟着 “紧绷” 收缩,血压便顺势升高。这其实是身体为满足当下需求,做出的正常应急反应。就好比汽车爬坡时,得加大油门。

病理因素

高血压、心脏病、肾炎等疾病,堪称身体的 “捣乱分子”。它们会肆意破坏心脏、血管的正常工作秩序,使得血压升高。拿汽车打比方,要是发动机或油路出故障,车速自然不稳定,身体里的血压亦是如此。

药物因素

有些药物,对血压有着奇妙的 “操控力”。像肾上腺素、多巴胺这类,能让血压往上蹿;而硝苯地平等降压药,则能把血压稳稳降下来。所以,服药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饮食因素

日常饮食中,要是盐分摄入过量,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喝太多,再加上不爱运动,还喜欢小酌几杯,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凑一块,就容易把血压 “拱” 上去。身体如同精密仪器,这些不良习惯就像给仪器加了劣质 “燃料”,运转起来肯定出问题。

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压力爆棚的心理状态,也可能成为血压升高的 “帮凶”。心理状态宛如身体的 “指挥官”,长期 “乱指挥”,身体肯定要出状况。

心率究竟是什么?

心率,即心脏在一定时长内跳动的次数,通常以每分钟心跳次数衡量。它就像汽车的转速表,精准反映心脏的工作状态,对维持生命活动意义重大。

心率的变化,是身体状况和健康程度的 “晴雨表”。一般而言,多数人的正常心率范围在每分钟 60 至 100 次。不过,这只是个大致区间,具体到每个人,心率会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哪些因素会影响心率?

生理因素

性别、年龄、遗传都参与其中。例如,女性步入更年期后,因雌激素水平下滑,心率可能加快;而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心率往往逐渐减慢。遗传因素也会在暗处 “左右” 心率,每个人仿佛生来就带着独特的 “身体密码”,心率也受其影响。

病理因素

不少疾病会对心率 “动手脚”。高血压患者,心率可能加快;心脏病患者,则可能出现心跳过缓或不规则的情况。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亢进、糖尿病,也可能让心率 “乱了套”。身体是个复杂系统,一处出问题,其他地方也容易受牵连。

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也能影响心率。吸烟、饮酒、过度疲劳,都可能让心率加快;而适度运动,则可能让心率减慢。生活习惯仿佛给心率踩下不同的 “油门” 与 “刹车”。

药物

一些药物同样能对心率产生作用。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物等,有的会使心率加快,有的会让心率减慢。所以,服药前务必仔细研读药品说明书,了解对心率的影响,切不可盲目服药。

心理因素

情绪与心理状态对心率影响显著。紧张、焦虑、兴奋时,心率容易加快;放松、心情愉悦时,心率则可能放缓。心理状态就像给心率施展了 “魔法”,能让它忽快忽慢。

血压高,得先控制 “心率”?

心率与高血压的关联,一直备受关注。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心率至关重要。普通人的心率在 80 次 / 分左右,属于正常范畴,可高血压患者的这个心率,就有点偏高了,暗藏风险。

心率一旦加快,心脏射血量随之增加,这会激活内分泌系统,各种激素纷纷 “活跃” 起来。这些激素一捣乱,血压就升高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跟着水涨船高。

另外,心率加快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耗氧量大幅增加,心肌易受损,血压再次被 “推高”,还容易引发其他心脏疾病。

当高血压患者的心率高于 85 次 / 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心衰等心脏疾病时,即便心率在 85 次 / 分以下,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幅攀升。

所以,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将心率控制在 60 至 80 次 / 分,以此有效遏制血压升高。而且,心率适当慢一些,还有延长寿命的功效。中国医药大学与台湾卫生研究院联合研究表明,心率越高,寿命往往越短。具体来说,心率超 70 次 / 分后,每多跳一次,平均寿命可能减少 4 个月;若心率达到 100 次 / 分以上,寿命可能缩短 13 年。当然,长期心率过高会升高血压、减短寿命,可长期心率过慢也不妙,因为这会导致心脏供血、供氧不足,人体长时间处于缺氧、缺血状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

心跳不低于此范围,不必过于担忧

倘若你的心跳频率不低于每分钟 50 次,不管你是高血压患者,还是健康人群,只要心率处于此范围,且未达到心动过缓程度,大可放宽心。不过,一旦身体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强烈建议立马咨询医生。当血压偏高时,控制心率是首要任务,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办法能稳定心率呢?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坚持规律作息:优质睡眠是稳定心率的关键。建议每晚保证 7 至 8 小时睡眠,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上床睡觉,杜绝熬夜。

饮食调整:减少盐分摄取,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多吃海带、紫菜、芹菜、菠菜、花生等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助力稳定心率。

适量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等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坚持 3 次,每次持续 30 分钟以上,有助于降低血压与心率。

相关文章

  • 乙肝功能性治愈门诊建设助大湾区消除肝炎,专家:早筛最关键

    随着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接种的深入推进,我国的乙肝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乙肝“新发”的“增量”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但我国是人口大国,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之前就存在的高发病率,乙肝“存量”患病人数依旧庞大。4月10日至12日,由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等联合主办的2025年大湾区肝病国际论坛

    2025-04-14 12:23:00
    0
  • 血压高,要先控制“心率”?若心跳不低于这个范围,不用过于担心

    健康,是咱老百姓生活的基石,可高血压这个 “隐形杀手”,却在不知不觉中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根据详实可靠的数据统计,从 1990 年至 2019 年,我国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像坐了火箭,蹿升了 10%,在全球增幅最大的 10 个国家里,稳稳占据第五的位置。而咱中国女性这边,虽说在 2019 年高血压患病率

    2025-04-14 09:59:00
    0
  • 知名主持人,自曝患精神疾病

    大家都在看☞ 不要碰!不要碰!路边遇到这种鸟,请立即远离☞ 违规补课!多所中学被教育部点名批评!☞ 关窗!关窗!沙尘将进入福建!接下来福州......4月12日,主持人齐思钧在直播中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引发热议。齐思钧称自己服用了一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同时进行了为期大概两年

    2025-04-13 21:12:00
    0
  • 52岁男演员自曝确诊!这种病无特效药,比癌症更可怕

    潮新闻据媒体4月11日报道,演员埃里克·迪恩透露自己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目前情况比较良好,“我很幸运还能继续工作,并且期待着下周回到《亢奋》的片场,我恳请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给予我和我的家人隐私空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埃里克·迪恩1972年11月9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国知名演员

    2025-04-12 16:52:00
    0
  • 4小时310例患者涌入医院,竟和它有关......

    本周末天气变化剧烈雷电、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混合型强对流天气来袭除了需留意预警、减少外出还应警惕可能出现的雷暴哮喘↓↓↓一晚超6000次雷电几百名雷暴哮喘患者涌入医院昨日(4月11日)凌晨开始,重庆多地迎来雷暴天气。据上游新闻报道,截至11日早上6点,重庆当天雷电活动次数超过6000次。隆隆雷声中

    2025-04-12 14:3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