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一点,一间工作室里亮着灯,陈志敏和同事忙着张罗一场“告别仪式”——为一只名为“圆圆”的猫咪而举行。
2小时后,所有环节结束,看着泣不成声到几近崩溃的“圆圆”主人,陈志敏没忘叮嘱一句:回去注意休息,圆圆很幸福,它会带着你的爱离开。
2024年底,95后青年陈志敏与朋友合伙创办了一家宠物殡葬店,为去世的宠物清理遗体,陪伴宠物主送爱宠走完最后一程。
当宠物殡葬师的第一年,陈志敏每个月要为70余只“毛孩子”送行。他越来越明白自己这份职业的意义,“仪式本身也是一种生命教育,让人学会珍惜当下。”

宠物告别仪式
“养过宠物的人会懂”
2016年,陈志敏离开老家来到东莞工作。一开始他没想到自己会养宠物,直到在小区里遇到了一只被遗弃的拉布拉多,陈志敏给这位“室友”起名为“多多”,后来他们一起生活了3年。
刚开始手忙脚乱,后来,多多无声的沟通和陪伴,让陈志敏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陈志敏养的拉布拉多犬“多多”
陈志敏出门时,多多围着他转来转去,是想出去遛弯。不让它去,它就在家里搞破坏,表达抗议。“我一回家就会粘着我”。陈志敏会对多多抱怨几句生活中的琐事,倾诉自己的烦恼。
意外发生在两年前,陈志敏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到家中时,发现多多误食食物身体出现不适,带到宠物医院时才发现是食物中毒,也因抢救无效而离开,随之而来的是如何让多多体面离开的问题……那天晚上陈志敏感到愧疚、慌乱。
陈志敏的合作伙伴一年前也因痛失了英短猫“团团”,和他遇到的状况一样,他们跑遍全城寻找宠物殡葬服务,却遇到了高昂的收费与冰冷的流程。“这种遗憾让我们意识到,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与“毛孩子”告别的时候,陈志敏和朋友们全程“手足无措”的经历,让他们决定开一家宠物殡葬店,陈志敏担任这家店的店长。

陈志敏现在收养的流浪狗
身边不少人对陈志敏所做出的选择感到困惑。他们普遍认为与殡葬行业相关的工作带有某种程度的晦气和不吉利,对从事此类工作的人抱有偏见。也有人难以理解宠物主对宠物的深厚感情,他们认为对宠物的情感投入不应该达到如此程度。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不解,陈志敏说“这种事只有养过宠物的人会懂。”
“他们需要被理解和不留遗憾”
宠物殡葬店开业后的第八天晚上,陈志敏接到了第一个服务咨询电话。电话那头,宠物主人声音有些着急,陈志敏按耐住紧张情绪,不紧不慢地告诉对方如何正确处理好宠物遗体并带到店里。
尽管已经演练过多次,陈志敏发现真正实践时,仍担心“哪里出错会让宠物主感到不舒服”。当宠物主将宠物遗体送到店里时,尚有余温。他按照流程,拿消毒湿巾把它们的排泄物、呕吐物或血迹一点点擦净,接着为宠物举行告别仪式。

宠物告别仪式
在陈志敏看来,宠物的一生与主人紧密相连,通过仪容整理、追思仪式等环节,宠物主能郑重地为这段关系画上句点,感受到“它被好好爱过,也被好好送别了”。
在这样的告别仪式上,人们常因为回忆宠物往事而在哭和笑间来回切换,有的仪式要持续6个小时。有一个老人前来送别20岁高龄的狗,为它写了一封长达三页的信。在仪式上陈志敏不断的为老人疏导,让她好好宣泄情绪,结束后,老人很感激的对陈志敏和同事说:“谢谢你们让我觉得它的一生被珍视了。”这些瞬间让陈志敏更坚信工作的价值。
陈志敏说,“好好告别”为宠物主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出口,允许他们直面悲伤、表达不舍。例如,在告别仪式中流泪、写信或抚摸宠物的毛发,这些行为能帮助主人逐步接受现实,避免将痛苦压抑成长期的心理负担。

宠物告别仪式
送到宠物殡葬店里完成告别仪式的,不仅有猫、狗这样的宠物。陈志敏说,曾有人通过社交媒体找到他们,打来电话请他们帮忙火化几只乌龟。他回忆说,乌龟只有手掌般大小,烧出来的骨灰“可以忽略不计”,后来宠物主对他们表达了感谢。
数据显示,2024年饲养爬行动物、小型哺乳类动物、昆虫等小众宠物品类人群持续上升。陈志敏说,不管是怎样的宠物,许多人有了“宠物也是家庭成员”的想法,生死观从“避讳谈论”转向“坦然面对”。

宠物告别仪式
从情感守护到环保考量
最近这段时间,陈志敏常常在上班时发现店门口会有爱心人士用纸皮箱打包好流浪动物的遗体。有时他还会接到爱心人士的电话,将流浪动物的遗体送到店里。
前不久,有名学生拨打店里的电话,说在路边看到有只流浪小狗的遗体,问店里能否帮忙处理。听到对方焦急的声音,陈志敏随即答应帮忙并让他找一个纸箱子,把动物遗体包裹好带到店里。

陈志敏给救助的流浪狗清洗
考虑到流浪动物的遗体处理需求,店里几个合伙人开始商量着发起给流浪动物免费火化的公益活动。陈志敏说,很多人认为宠物尸体随便扔了就行,但养过宠物的人都知道它们的意义,活动发起是为了让更多人理解:宠物殡葬不是商业,而是对生命与情感的郑重交代。“我们现在也和宠物医院有合作,医院对流浪猫狗的治疗现在都是成本价。”他补充说道,希望能一直持续下去。
曾从事过环保工作的陈志敏也更多考虑到环保问题。他说:“看到许多流浪动物被随意丢弃,既污染环境又缺乏尊严。”
陈志敏认为,对于宠物殡葬行业来说,不仅是提供情绪价值,无害处理也很重要。他提到,动物遗体不能随意抛弃,如果仍在小区垃圾桶,不仅显得太过随意,总感觉对不住多年来投入的感情,而且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宠物尸体在腐败后,很有可能导致一连串的环境问题。
他还找到相关的文件资料,若宠物主自行处理宠物尸体,需在距离水源至少50米的位置挖60厘米以上深的坑填埋,并覆盖生石灰或漂白粉以达到消毒的效果。“这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比较难实现。”
在过去,陈志敏也曾听说过业内有些宠物殡葬处理不符合无害处理的案例,“这种最后只能是被人投诉,最终不过草草收场。”他则更希望能把这条路走得更长久。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宠物数量为12411万只,较2023年增长2.1%。在宠物数量逐年上升的趋势下,陈志敏期待未来宠物善终服务能有更完善的行业规定。
南方+记者 薛屏
受访者供图
【作者】 薛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