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自贡市经信局_信息化建设】
在自贡市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是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引领制造方式变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其中,四川大禹机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禹机械”)的大禹机械密封数字化车间,凭借其卓越的建设成效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了自贡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的典范。
四川大禹机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流体密封生产企业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1976年的国营机械厂,4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流体密封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是全球流体密封先驱企业,公司现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理事会员企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泵业分会理事会员企业”以及“自贡市机械密封协会会长企业”。
大禹机械密封数字化车间位于自贡市板仓工业园区,车间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拥有121台智能化生产设备,其中:66台具备数字化联网功能,占比54.5%,通过数控设备与自研DY-MIS系统结合,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实现高度数字化转型。
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购置了五轴数控加工中心、数控机床、数控锯床等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自动化设备协同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幅提升了产品的精度和质量稳定性。
自主研发DY-MIS系统:DY-MIS系统是大禹自研的核心信息化系统,结合了离散型制造业的业务特点和中小型企业的实际需求,整合ERP、CRM、PDM、MES、OA等企业软件的基础功能,不仅实现“all in one”,即从销售前端到生产出库全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而且实现生产过程数据全面采集与可视化管理,涵盖进度、质量、设备状态等信息,基于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透明化和可控性。
搭建数字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计划调度、生产物流、工艺执行、过程质量、设备管理等生产过程各环节及要素的精细化管控,并通过三类看板实现生产可视化管理,各班组及环节借此协同作业,管理人员依此调整计划,提升生产透明度、数字化水平与市场响应能力。
改造成效:
产出水平提升。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技术与智能化设备,使机械密封件的年产量提升至3万套以上,同时将定制化产品的交付周期从原来的平均60天缩短至平均30天左右,满足市场快速交付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与产出水平。
生产效率提高。通过自主研发的DY-MIS系统进行智能排产,工序衔接紧密,设备切换任务便捷,平均生产一件成套密封件时间缩短4天,生产效率提升约33%,设备的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通过减少设备闲置时间和生产中的等待环节,实现整体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确保企业在行业内始终保持生产效率方面的领先优势。
产品质量优化。通过引进智能检测系统,优化检验流程,增加检验频次以及采用更先进的检测设备(如高精度量具,无损检测设备等),实现对产品质量更为严格、全面的把控。通过利用DY-MIS系统的质量管理和质量分析功能模块,实现原材料入库与检验、成品检验与包装入库等工序操作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将产品不良率显著降低至3.4%,实现对产品质量进行更精准、更全面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性分析。
绿色制造深化。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更新生产工艺以及实施数字化管理等方式来实现节能减排,利用DY-MIS系统进行生产调控,实施监控生产进度、产品质量、设备状态等信息,降低设备开机空转时间,提高原材料加工精度,减少废料产生;同时建立废料分类收集和再利用制度,提高原材料的整体利用率,从而将单位产品的能耗降低了8.6%,废弃物排放量减少了7.2%,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
安全生产强化。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对车间内所有设备、人员操作以及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控与风险预警,并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人员行为识别系统规范操作行为等,为员工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企业生产运营的安全稳定持续进行。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大禹机械凭借其在智能化、数字化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获得自贡市 2024 年数字化车间认定,这一殊荣标志着公司在工业制造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