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邓正可
在乡村,阅读、习书法、看电影,可以成为同时存在的三件乐事吗?人间四月,宜找答案。
下了平洞高速,几分钟就到益阳市安化县龙塘镇沙田溪村。郁郁葱葱的竹林坡下,坐落着简朴又别致的两栋连廊灰砖建筑——村文化中心。以清末书法家、“字圣”黄自元命名的自元书屋和黄自元书法陈列馆就分别位于右栋的一、二楼。

益阳市安化县龙塘镇沙田溪村文化中心。
自元书屋的大门两侧,挂着一副对联:闭户自精开卷有益,垂露在手清风入怀。中间高挂的牌匾写着:字圣故里秀美沙田。

自元书屋
走进400平方米的书屋,一排排书架透着暖橘色的光。6000册图书涵盖政治、文学、艺术、少儿、农技等门类,另设黄自元书法艺术专柜。智能借阅机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想看的书。书屋集图书借阅、书画鉴赏、茶艺品赏、学习互动、活动举办等多项功能为一体。最里间的小室,专为儿童设置,书架上多是绘本,小木桌上摆放着积木。

自元书屋。
拾级而上,便是黄自元书法陈列馆。据史料记载,清朝同治皇帝生母去世,经人推荐,黄自元奉诏进宫书写《神道碑》。他跪地悬腕,依然能将字写得端庄俊美,得皇帝御赐“字圣”美名,名声大噪。一时间仿其字者不计其数,他的楷书一度成为社会通用字范,甚至是科举考试的书法标准。

黄自元书法陈列馆。
在黄自元书法陈列馆,可了解黄自元生平,鉴赏其书法作品,也可以在里间的书法长桌上一展身手。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中,就有不少出自村民之手。其中就包括黄自元在甲辰年秋所作的一首诗:“风风雨雨昼冥冥,难得幽人屐齿停,世事至今无可说,只应长醉不须醒。”

黄自元书法陈列馆书法室。
让人停下脚步的,还有左栋的文化礼堂。礼堂的拱门外,也有一副对联:经济博通言发于行,家庭和乐质有其文。
这里常是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地,比如4月16日的《湖南文学》基层改稿会;这里也是农村公益电影室内固定放映示范点,每周六的夜晚,它将陪伴60后、70后追忆青春,为村里的孩子们推开光影世界的门。

文化礼堂——农村公益电影室内固定放映示范点。
走出书屋和礼堂,空旷的自元广场上,提前吹来了初夏的风。屋后的竹林随风摇曳,跳出一曲“沙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