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国资国企改革再出新动作,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
在青岛市属国有企业中,青岛啤酒集团与青岛饮料集团均占据重要地位,二者都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品牌影响力,此次重组将优化双方优势资源,促进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组团发展,实现“1+1>2”的叠加效应。
山东省是国资国企大省。今年2月5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国资国企改革成为重点抓好的10项重点改革之一。从省会济南到海滨城市青岛,从鲁中工业重镇到鲁南新兴产业区,全省国资国企改革活力喷薄而出 。
聚焦主责主业,塑造发展“新格局”
“不断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国有企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
近年来,山东围绕这一要求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工作,截至2024年12月底,各省属企业完成内部专业化整合201次,有效减少了内部同质化竞争情况。山东能源集团深化电力板块整合,大力推动“煤电联营”“煤电与新能源联营”一体化发展,通过采取吸收合并、产权划转等方式,整合省内、内蒙古、甘肃5家新能源公司,省内9家光伏新能源公司统一划归鲁西电厂管理,4家小火电机组、6家生物质机组由鲁华洁能管理,实现优化完善产业布局、提高电力产业板块核心竞争力。

进入2025年,这一步伐进一步加快。鲁粮集团与种业集团将要组建山东省农业集团。新组建的山东农业集团有望提升山东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打通“种子——种植——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类似的还有,水发集团与鲁粮集团关于山东伯乐庄园粮油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例子。这样的重组并非过往单纯 “合并同类”,以实现规模扩张,而是紧扣提升核心竞争力与产业影响力,致力于优势塑造,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释放出改革全力攻坚的强烈信号。
向创新要动力,向科技要活力
创新是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中坚。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破解之道。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国有企业也必然要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挑大梁”“唱主角”。
去年7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山东省属国资国企科技创新情况及山东省属企业首届 “十大科技创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均是省属企业近两年来科技创新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前不久,山东省国资委在济南召开山东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大会。会议强调,2025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山东省属国资国企要把科技创新工作作为优先任务来抓,全面推动山东省属国资国企科技创新工作提质增效。支撑保障方面,山东将进一步打好政策赋能“组合拳”,破除制度机制障碍。

当前,山东省国资委正在制定《省属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从研发投入增长、人才供给、产需对接、资源配置等方面研究支持政策,为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深度政策支撑。还将修改完善考核细则,在强化质量效益考核基础上,对省属企业进行分类分级差异化考核,对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加大考核权重,做到导向更鲜明、考核更精准。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近年来,山东国资国企改革科学施策,强力推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批活力竞相迸发、动力更加充沛的现代新国企相继涌现。未来的航程中,山东国资国有企业这艘巨轮,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引擎,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驶向辽阔的蓝海。(文/李想、刘国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