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丘脑在意识体验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媒体滚动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盖伦)作为人类思维活动的基础与核心,意识体验如何产生,它的本质和物质基础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展开合作,发现大脑中大尺度的神经网络共同参与意识体验产生过程,传统上被认为只是“二传手”角色的丘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论文于4月4日在线刊发于《科学》期刊上。

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IDG麦戈文脑研究所张鸣沙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非侵入式方法很难捕捉微小空间和时间尺度上不同脑区间的信号处理和传导。此次,在遵守伦理规范的前提下,团队将5名因临床治疗需要已在脑内植入电极的患者作为被试者,揭开意识体验产生时大脑活动之谜。

不过,如何用实验找到意识体验产生的那一刻?张鸣沙说,这也是研究的难点和亮点,要让被试者在清醒状态下执行一项特定视觉任务。团队通过反复调试,将某种图像信号的刺激强度调试在被试者的视觉感知阈值附近,被试者有可能看得见也有可能看不见。当被试者报告看到时,则可认为意识参与其中。“我们发现,当被试者报告‘看见了’的时候,脑内部分区域的活动信号明显增强。”张鸣沙说。

结合眼动追踪技术及人类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研究发现,意识体验产生期间,丘脑内高级核团早于大脑皮层中部分区域如前额叶开始活跃,其活跃强度也高于前额叶。尽管只有毫秒差别,但该研究仍然精准捕捉到信号先到丘脑中央核团再流向前额叶的过程。具体来说,丘脑板内核和内侧核比腹侧核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此外,外侧前额叶与板内核和内侧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意识体验中起关键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起源于板内核和内侧核。

此前一般认为,丘脑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但该研究证明,丘脑部分核团其实扮演了“门控”的角色,在意识体验产生期间调节前额叶活动。

张鸣沙表示,研究为进一步认识意识体验产生时脑区间信号通路如何建立、大脑如何进行信息加工和处理提供了新的洞见,可为临床上意识障碍病人残存意识的精准监测和相关干预治疗提供帮助,还能为类脑AI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和讯投顾汤威:通过观察三大指数涨幅,即可捕捉关键市场信号

    4月24日,和讯投顾汤威针对股市投资中的指数拐点信号判断分享了一个简易实用的技巧。他指出,对于缺乏专业分析基础的投资者而言,通过观察三大指数的涨幅表现即可捕捉关键市场信号。当市场经历一段上涨行情后,若出现沪指率先走强、深成指跟随上涨,而创业板指数表现滞后甚至下跌的分化格局,这通常意味着权重股正在护盘

    2025-04-25 09:03:00
    0
  • 天线多信号就强?别被忽悠啦!背后真相你知道吗?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在如今这个网络深度融入生活的时代,路由器已然成为我们日常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每当我们在选购路由器时,常常会看到商家这样的宣传:“多根天线,超强信号,全屋覆盖无死角”。于是,不少人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路由器的天线越多,信号就一定越好。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

    2025-04-24 06:57:00
    0
  • 高唐交警“赶大集”,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通讯员 姜洪涛为进一步强化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4月21日,高唐交警大队深入集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传播交通安全知识。活动中,宣传人员结合当地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围绕“一盔一带”和群众出行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骑乘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的

    2025-04-21 20:28:00
    0
  • 出现这4个症状,请立刻停下来休息!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动脑就累,没躺倒就睡,要干活就废。明明鞭策自己咬牙坚持、努力拼搏,但就是动不起来。这种做什么都觉得很累的状况,可能并不是你意志薄弱,也不是生性懒惰,而是“能量条”早已触底,隐性疲劳正在悄然堆积。“疲劳”是身体“缺电”了“疲劳”与“疲劳感”是两个概念。“疲劳”是实际中

    2025-04-19 16:47:00
    0
  • 无棣县公安局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6日讯 连日来,无棣县公安局多形式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沉浸式体验 共绘安全“童”心圆 4月15日,无棣县公安局民警走进校园,开展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的法治教育活动,为全校师生送去一堂干货满满、别开

    2025-04-16 10:0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