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2日电(张婷婷)活跃市场主体5000余家,12万人才在此为梦想打拼,上百栋楼宇“群星闪耀”,工业软件、汽车软件、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成链成群……两江新区照母山这片热土已崛起为千亿级的数字产业高地。
3月28日,在市国资委、两江新区管委会指导,两江产业集团主办,两江产业运营公司承办的“三企”联动——特色产业园区推介专场活动上,《环照母山特色园区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环照母山”这一全新概念的诞生,释放了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的重要信号。
从发现“照母山现象”,到“环照母山”,绝非偶然,背后有何深意?
回溯:从发现“照母山现象”到“环照母山”的进化
照母山片区的崛起堪称一部“微缩版”的城市发展史。
照母山历史悠久,因宋朝巴渝第一状元冯时行曾在山中结庐照母而得名。历经岁月洗礼,如今照母山已不仅是孝文化发源地,更成为产业发展新高地。其人文底蕴与现代开放创新精神在今日形成了奇妙融合。
回溯至2010年,这片位于两江新区的土地还是一片荒芜。彼时的照母山,只是重庆北部一个普通的山体公园,周边零星分布着几个住宅项目,远未形成规模效应。
而如今,经过15载发展,照母山已蜕变为重庆城市发展的“尖子生”,有如点亮西部创新苍穹的“满天繁星”,数以千计的科技企业在照母山一带高度聚集,成为业界津津乐道的“照母山现象”,其发展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潜力之大令人瞩目。
在照母山,马上消费发明专利数量居重庆金融行业第一、全国消费金融行业首位;重庆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完整掌握光、机、电、算、软设计开发能力的硬科技人工智能企业;梧桐车联实现了汽车、手机、互联网、安全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多项技术、方案的行业首创……这些企业的成功,生动印证了照母山产业生态的活力和潜力。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照母山原有发展模式面临空间约束和协同不足的挑战。为此,两江新区发布《环照母山片区特色园区实施方案》,标志着发展思路的重要转变——从聚焦单个企业或楼宇,转向构建产业链生态圈。
聚焦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两江新区“33511”现代制造业集群,两江新区将立足“发展链式生态思维”,通过建设7大产业链条和构建9大特色产业集群,助力形成“链群协同、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根据《环照母山特色园区实施方案》,环照母山特色园区将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装备、空天信息、生命健康以及高端服务等7个产业链条,打造软件和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科技金融、生命健康、高端服务、数字文创、智能制造等9大特色产业园,形成“链群协同、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这是对产业生态的系统升级,既保留了原有优势,又注入了新的增长动能,体现了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此次“环照母山”概念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将视野扩展至周边区域,形成更广阔的发展腹地,致力于以强化创新驱动为核心,通过要素整合、空间重构、生态优化,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破题:以“环照母山”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环照母山”的提出,蕴含着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培育“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等深层考量。
创新发展模式方面,“三企”联动——特色产业园区推介专场活动现场发布《三企”联动、渝见两江特色园区合作机会清单》,推动打破国企、民企、外企各自为战的发展壁垒,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格局。
“本次清单共有产业培育合作、运营合作、品质提升合作、楼宇交易合作4大板块超100万方资产共23个合作机会。”两江产业运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彦淳介绍,清单含有产业培育合作9个、运营合作类5个、品质提升类3个、楼宇交易类7个,邀请大家深度参与环照母山特色产业园建设,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链发展、做强做大。
该清单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了公平参与的平台。这种开放式、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生态培育方面,不同于招商引资,“环照母山”概念更注重产业生态的完整与协同。活动中,七腾机器人(智能机器人领域)、梧桐车联(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前海星球计划(数字文创领域)等5家企业代表进行路演,集中展示了其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同时,现场还有40余家涵盖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法律财税、金融资本、商务配套等领域的园区企业,通过展板推介、产品演示、需求对接等形式,生动展现出9大特色产业园 “以产聚链、以链强群”的产业生态。这种生态化布局,大大增强了产业韧性和竞争力。
园区服务方面,两江产业运营公司牵头创建了园区专业服务联盟,现已携手80余家专业服务商共同建立专业服务库、构建协同发展专家库。此外,该公司创新推出的数字形象IP“星小运”将正式落地园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智慧服务体验。最新发布的园区“惠”十条更是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构建起政务服务、法律咨询、人才培育、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等十大领域的创新服务生态,解决了企业从孵化到壮大的全过程需求,为企业吃下发展“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3月27日,重庆市地产集团与重庆联交所联合举办的2025年资产暨土地招商推介会上,照母山片区有5个地块是推介重点项目。为了提升项目价值,地产集团提前对土地进行整治,并且规划布局了13条道路,目前大部分道路均已完工,确保开发商拿地即可开工。该片区5个地块共占地约200亩,周边剩余近700亩土地将在后续陆续出让。这也为"环照母山"布局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障。
未来:“环照母山”打造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特色产业园区
当下,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边界日益模糊,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成为主流趋势。
在此背景下,“环照母山”概念应运而生,其描绘的一幅产业蓝图令人憧憬。
根据《环照母山特色园区实施方案》规划,将围绕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主动服务和融入重庆新发展格局,依托两江新区产业集群和区位优势,构建涵盖数智服务、科创服务、产业金融及商务服务等4大主导产业和健康快乐1个特色产业的“4+1”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特色产业园区。
到2030年,环照母山特色园区将形成“一极(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极)两区(西部数字贸易核心区、全国快乐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生态格局。
下一步,环照母山特色园区将在国企、民企、外企的“三企”合力下,以政策引力、规划张力、协同活力、服务效力“四维”驱动,持续打造具有两江特色的产业发展环境和产业发展载体,为两江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可以预见,环照母山特色园区将带来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创新溢出等系列“化学反应”。
产业升级效应方面,通过产业链延伸和集群培育,照母山有望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多点开花转变。七腾机器人、云潼科技等企业的路演展示,已经显现出这种多元化趋势。
区域协同效应方面,照母山位于两江新区核心位置,将与礼嘉、悦来、中央公园等区域联动发展,实现区域协同更好更快发展。
创新溢出效应方面,照母山科技企业集聚,其技术、人才、模式可向更广阔区域辐射,“环照母山”经验或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范式、升级版。
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推进,从产业集聚转向生态构建……
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环照母山”区域有望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新典范,为城市的繁荣和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们拭目以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