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骑牛看熊微博

【盘面分析】
近期美股连续回落,周四特朗普还要发布“大消息”,将会搅动全球经济形势,这对于金融市场无疑也是有着巨大的影响。A股市场仍然还是在强撑着,成交量勉强维持在万亿元之上,市场利好已经无法再引动新资金的进场,而场内资金又在等待解套的救赎,这就导致了市场易跌难涨。进入四月,个股将进入年报和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历史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行情是与业绩关联度最高的月份,因此情绪端收到业绩压力仍较为明显,短期内指数面临的压力较为明显。
骑牛看熊发现2025 年医保谈判将于Q2拉开帷幕,从今年开始,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时间会适当提前,预计从4月1日开始申报,争取9月份完成。尤其是丙类目录有望带来行业内颠覆性的变化,缩短企业研发回报周期,提振创新信心,最终助力企业实现盈利。在行业基数得到消化、需求端确定性及政策预期稳定的情况下,预计2025年行业有望实现温和增长,整体走向高质量发展。展望2025年,有望实现温和增长,估值处于底部,机构持仓低于历史均值。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重点关注新增量(创新、出海、边际变化)和行业整合机会。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两市开盘超3000只个股红盘,题材板块方面林业、CXO、新冠药等板块表现较强,电子商务、乘用车、白色家电等板块表现较差。医药板块再度活跃,创新药、中药等方向均表现不俗,诚达药业、多瑞医药等超10股涨停,国内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建设持续推进,2025年有望成为政策落地转折年,首先首版丙类医保目录年内推出,其次在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近一步支持创新药政策新举措有望落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政策持续深化。
油气股集体拉升,通源石油涨超10%,准油股份、潜能恒信等跟涨,昨晚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幅收涨,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涨3.06%,布伦特原油期货5月合约涨1.51%。绿电概念反复活跃,立新能源走出2连板,银星能源冲击涨停,广安爱众、豫能控股等跟涨,国新办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今年底,我国要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过80%。
黄金概念延续强势,恒星科技3连板,深中华A涨停,特力A、湖南白银等跟涨,截至3月31日收盘,现货黄金、COMEX黄金期货均续创新高,现货黄金涨1.25%,一季度累涨18.48%;COMEX黄金期货6月合约涨1.23%,一季度累涨17.21%。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持续走强,合锻智能7天5板,中洲特材涨超10%,兰石重装此前涨停,天力复合、久盛电气等涨超5%,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大盘:

创业板: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二高开后横盘震荡,出现明显的拉升走势,但是市场风格转换太快,医药想出头导致没有跟风盘,看似涨多跌少,成交量仍然没有增长。2024年公募基金的年报悉数披露完毕,基金的调仓换股路径和后续观点也浮出水面。从绩优基金经理的操作来看,在去年下半年的震荡行情中,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调仓换股:一是大幅增加了科技板块的持仓;二是加码布局港股龙头股。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35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二盘中一度涨逾1%,然而前一日主打的科技、算力等概念纷纷调整,金融股也没有在合并重组的利好下进一步走高,反而是冷门股有所回血,市场仍然还是观望气氛浓厚。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出现下跌,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港股通科技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的ETF出现资金净流入,资金对港股“越跌越买”。另外,跟踪中证A500、科创板50、上证50等宽基指数的ETF资金净流入额也位居前列。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2110点之上稳住。

【淘金计划】
在一季度震荡上行的背景下,此前涨幅较大的科技类标的4 月份大概率会进入上涨后的整理阶段,市场将逐步转向有基本面支撑的投资方向。从净利润+PE 百分位模型的结论来看,贸易Ⅱ、互联网电商、化学制药以及商用车、小家电、一般零售等二级行业有望处于有利位置。短维度来看,4 月份市场大概率窄幅波动,建议继续关注红利相关板块,市场预期更关注有基本面支撑的领域。
题材板块中的CXO、动物保健、创新药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白色家电、电子商务、银行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医药生物行业PE(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7.06x(上期末为27.31x),估值下行,低于均值。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诊断服务(92.39x)、医院(40.92x)、原料药(34.69x),中位数为27.29x,医药流通(16.00x)估值最低。
创新+出海主线——创新药:政策端,2024 年7月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创新药作为新质生产力之一,顶层设计方案有望助推创新药快速发展。2024 年11 月末,创新药医保谈判成功率达90%以上,医保强调支持“真创新”药物的政策导向。2024 年11 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提到引导商保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未来支付端商保发展空间值得关注。
近几年集采政策持续推进,尤其是2024 年的第十批集采,中标药品价格下降幅度进一步增大,对企业业绩影响加大,对投资者信心产生较大打击,与此同时,因为中标药品价格下降幅度大,引发了公众对于药品质量的担忧,也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
医药板块利好政策频出,行业景气度有望稳步复苏。短期内,前期受医药反腐和集采影响较大的院内市场,有望逐步复苏,建议关注制剂板块优质标的。中长期看,创新疗法具备较大增量和替代需求,国产BIC/FIC创新药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国产替代和走向国际均具备广阔空间,建议关注管理效率优异、产品管线优质的制药企业。
2019-2021年行业估值中枢提升明显,自2021年以来行业估值水平有所调整,2022年以来估值进入历史底部区间,最新估值历史分位数27%,近期有所修复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4Q4,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比例为8.18%,剔除指数基金、医药基金后的持股比例为2.77%,持仓比例环比小幅下降。
拉长来看,2011Q1-2024Q4剔除指数基金、医药基金后,医药持仓比例平均为7.58%,目前非医药基金持仓比例低于历史平均水平。24Q4部分创新药、CXO公司持股基金增加明显,后续医药行业高景气、创新转型及政策倾斜相关细分方向公募基金持仓比例有望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