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读《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虽不得其义,却喜爱非常,常常诵读,一副群山坐看江面飞雪的画面远近切换,细节栩栩。
后来经常看到有人评这首为古今最孤独的诗,私以为也差不多,因为诗句带给人的是直观的,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一人之感,要不就一个人,要不就还有看见的人,既孤且独。
可是我读全诗并不觉得这份孤独,有多少悲戚。
短短四句,写尽了孤寒广阔,万物寂寂的悠远,孤舟,独钓,既孤独又倔强,迎面而来的寒意又掩不住那人的骄傲和孤勇。看似死寂孤冷的画面又透出一丝勃勃生机。
再后来又看到很多人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孤独在这里又是另一种形象,不是直观的画面,没有风霜雨雪带来的冷意,前两句貌似还有那么一份豪情,一点禅机。但是,跟着诗人的思维一跑,骨子里不禁透出思思寒意,遍布全身,凄凉的意味泛上舌尖,涌上心头,浸润全身,孤冷戚绝,
我 也想跟着哭,满腹愁肠。
当然,了解诗作的背景,就特别能体会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句子来,换我们,估计要像人猿泰山那样嗷嗷吼一阵,才能排出点肺腑的郁气。
最后,来说我近几年的最爱: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絮絮叨叨,絮絮叨叨,好像什么都是隐隐约约透出来的,感觉应该是很厚重的情绪,又好像啥也抓不住,淡淡的手伸出去又不见了。
行事、心绪、雪景、陌路、知己,流水账般一一记录,可是,鲜明旷远的湖上雪景,独自出发的清高自诩,茫然又孤寂。偶逢陌路的意外和雀跃,引为知己的欢喜与满足,分别的怅然不舍,字字平淡又句句精妙,如饮好茶美酒,余韵悠悠,无法形容。